閱讀新趨勢

不久前,我們完成一個三歲至七歲兒童解決問題的研究,發現大多數三歲幼童可以清楚指出疾病與「傳染」的關係,判斷疾病的成因是什麼。幼兒園的老師說,自從有SARS和腸病毒以後,學校和家裡非常強調「傳染病」,兒童顯然學到了。日常生活中,許多不是刻意安排的議題,孩子也學得到。 孩童在環境中有如此複雜、豐富的知識「輸入」,但是目前出版的兒童讀物,仍以虛構想像的故事類、文學類讀物為大宗。即使是國小課本中,陳述知識的主要文體 「說明文」,都極為少見。這背後可能因為大人本身沒有閱讀知識類「課外讀物」的經驗,或覺得知識的吸收,發生在學校場域、由老師教導即可,以致於無法選擇 或直覺忽略知識類讀物的需求。 優良的知識類讀物,不能只是標注「是什麼」,如圖鑑或百科全書般把現象和名稱對應,而是應該能讓兒童看得懂,並引發兒童對相關領域或知識的好奇,啟動他們更深入的探索。 家長選購知識類讀物時,往往執著於「解答問題」的功能,希望孩子看完書可以把一些物種的命名類別都記起來,才覺得「有用」。其實好的知識類讀物,應該要能 「引發問題」,提供閱讀者探索問題的角度,提供小讀者解答問題的脈絡。例如有人研究諾貝爾獎得主是否都有師生關係,談其中的「師徒」故事,也會是很好的知識類讀本的角度。但重點不是「答案」,而是「問題意識」。
有一位朋友來找我打聽轉學的事,我很驚訝,因為她女兒唸的是私立名校,當年好不容易抽到籤才進去的。當我聽到理由時,更驚訝:居然是因為女兒學校要演話劇,女兒是班上唯一上過表演藝術才藝班的人,竟然未被選上主角,她認為學校不識才、不惜才所以要轉學。 我問她難道沒有聽過「好花還需綠葉襯」嗎?再好的紅花也要綠葉來陪襯才不會單調,演戲是團隊的整體表現,配角也很重要,奧斯卡不是也有「最佳女配角」的獎嗎? 曾經看過一本書,作者說他小時候參加足球隊,第一天練習時,教練空手而來,沒有帶球。小孩子都不解,沒有球怎麼練球呢?一個膽大的孩子問了大家心中的問題:「教練,球呢?」教練說「我們不需要球。」大家更驚訝了,打球不需要球怎麼打?教練問:「打球時,場上有多少人?」一隊十一人,所以總共二十二人。「好,在比賽時,有多少人會同時摸到球?」不論怎麼打,只有一個人手上會有球。「很好,」教練說,「所以我們就要來練習另外二十一個人必須做的事」。 好花還需綠葉襯 打球是個團隊的事,必須每個人都好,比賽才會贏,所以基本功最重要,沒有練好基本功,所有其他花俏的招式都沒用。要打得好,其他的二十一個人都跟拿球者一樣重要,甚至還更重要。作者從教練身上學到寶貴的一課,每個綠葉都站對了位置,好花就突出了。
自從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提倡閱讀運動以來,各級學校大力推廣閱讀,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閱讀的重要性,也沒人會否定 閱讀的功能。但是,許多閱讀的推動者除了鼓勵讓孩子有機會大量閱讀之外,似乎並未強調閱讀是「文本」和「心智」互動的過程。事實上,閱讀者在追求意義的過程中,心智也獲得了啟發,思考能力得以增長。 那麼,幼兒該如何開始閱讀呢?在教學場域中,「圖書角」是孩子最不會主動參與選擇的地方。對幼兒而言,要進入圖畫書的世界並了解其中意義,門檻較高,遠不如「堆積木」或「扮家家酒」來得自然、生動而有趣,因此要帶領幼兒進入圖書,喜歡圖書,非得靠成人的參與和協助不可。 然而成人在參與過程中,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圖畫書,才能啟發孩子的心智呢?首先,故事必須有趣。「有趣」是指故事內容合乎孩子的生活經驗,反映生活的點點滴 滴,創造出另一個生活空間,讓孩子在其中探索。孩子在閱讀或是聽故事的過程中,抓取故事情節中與其經驗相關的部分,進行推論,追究可能,進而營造了另一個思考的空間;也就是這個思考空間,啟發了孩子的心智。

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