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新趨勢

在室內玩,多半舒適、安全又可以掌控環境。但是,面對快速變化的環境、無法預測的未來。多帶孩子到戶外玩,可以幫助他們學習管理不確定性。 展望新的一年,許多名人、研究機構都提出共同的看法,人們將面對更多不確定性。過去一年來,反反覆覆又延燒的疫情,的確讓人們比過往更能體認到不確定性,連孩子能否正常地生活與學習,也難以預測。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零點計畫(Project Zero)的研究指出,人生本來就有很多難以預知的情境,小孩們也需要學習面對、甚至管理不確定性。但「不確定性」這麼抽象,要怎麼學?方法很簡單,就是常帶孩子到戶外玩
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聽起來好像很遙遠,但擁有永續思維與關懷,人人都能做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。「懶人救世界指南」告訴大家,躺在沙發上就能展開永續行動;「美好生活目標」整理了許多永續生活建議。你還想到哪些讓世界變更好的創意點子?
美國有五分之一的孩子,聰明才智沒問題,但因為看不懂課本上的字,無法閱讀與寫文章,而被誤解、學習受到耽擱、甚至被霸凌。現在,紐約市要開設專門的學校,美國一半以上的州也在推廣有益他們的教學模式,幫助更多學生突破讀寫障礙。
讀寫困境猶如一座冰山存在已久,又碰上分心世代,讓兒少讀寫力落差更是明顯。當3C搶走孩子的眼球,我們要用另一種角度看待新世代讀寫力的養成。
課綱10年一改,攤開時程表,108課綱上路今年將滿3年,下一階段版本的新課綱預計7年後、118學年登場。非科班的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熙2021年9月走馬上任,研發修訂「118課綱」,正是他就任後的主要任務之一。
OECD的研究發現,3~5歲的孩子怎麼生活與學習,將可以在5歲時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。所以教改要提前、學前教育要常常檢討,更重要的是,幼兒學習不是只有閱讀和數學,還要重視社交與情緒技能。
要如何協助我們的孩子迎接新世代的挑戰?數位政委唐鳳接受新書《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》作者丘美珍的提問表示,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,心中能容納多方觀點的人,才能對各種出征、妖魔化論述免疫,才能接下未來拋出的各種變化球。以下整理唐鳳第一人稱回答:
閱讀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一扇窗,不僅能透過閱讀學習知識和技能,更能形塑觀念、改變態度,轉化認知為行動,即使是小孩子,都能運用閱讀的實踐力,為社會貢獻力量。
聽到SDGs(永續發展目標),不少人可能會認為很遙遠,事實上它卻和108課綱息息相關。 108課綱目標在於讓孩子學會素養,而所謂的「素養」和「核心素養」,乃指一個人能適應現在生活與面對未來挑戰,應該具備的知識、能力和態度,成為終身學習者。 「素養像是一個羅盤,指引學生方向,」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何昕家表示,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素養,都有這樣的羅盤,端看自己會不會使用。「而老師的重要性,就是要教我們的孩子知道如何使用這個羅盤。」 何昕家表示,素養就像羅盤,老師應教導孩子如何使用這個羅盤。(邱劍英攝) 透過閱讀看見世界,為世界做一些改變 何昕家指出,台灣新課綱的推動,OECD(經濟合作發展組織)是一個重要的脈胳。OECD提出「教育 2030」學習框架,強調核心素養的促進,以面對未來環境,增進人類未來福祉。其中最關鍵與重要的,就是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。這也和十二年國教的19項議題,有著高度的重疊與交集。
猶太裔美國人班・尼爾森重新思考 21 世紀的大學該有的樣子,創辦了Minerva實驗大學。這所大學顛覆全球高等教育的做法,希望能培養出有智慧、能為世界做出關鍵決策的人才。 班・尼爾森創立了實驗大學Minerva,希望透過跨國經驗和高強度課程,培養出有智慧的人才。(黃建賓攝) 在台灣頒布實驗教育三法的2014年,美國 Minerva 大學(Minerva Schools at KGI,簡稱 Minerva 中譯為密涅瓦)創辦人班・尼爾森(Ben Nelson)也跨出一大步,成立了全球以城市為教室、沒有校園的這所實驗大學。從2014年開始招生,Minerva吸引了世界50多國的人才,第一年錄取率便低於3%,比哈佛大學的錄取率還低,而現在 Minerva 也提供碩士學位課程。 

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