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新趨勢

自從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STEM(科學、科技、工程、數學)學科的重要性後,修讀人文、歷史和藝術等學科似乎被視為看不到前景的豪奢品。然而,美國《時代雜誌》主編、著名時事評論家法里德.扎卡利亞卻不這麼認為… (stevepb@Pixabay, CC0 Public Domain) 最近常聽家長問孩子數理成績表現,也不斷聽到政府、企業都提出擴展科學、科技、工程與數學學習的重點計畫(STEM,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and Math)。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STEM學科的重要性後,修讀人文、歷史和藝術等學科似乎被視為看不到前景的豪奢品。 美國《時代雜誌》主編、著名時事評論家法里德.扎卡利亞(Fareed Zakaria)在《華盛頓郵報》發表評論,他認為美國教育的前景不應該只侷限在數理科的發展,並提出以下三個論點。
找對的老師,幫孩子面對未來?是特色高中頭痛的課題。美國加州High Tech High特色高中,讓業界專家來當老師,建立學生和各行各業的連結。歷經15年,跟地方教育局規定磨合,High Tech High自己發教師認證,培養自己需要的「特色教師」。 (High Tech High 提供) 全世界都在找提升學習成效的教育方案,教師的專業知能是改革手段之一,特色高中有機會幫傳統師院背景、或完全沒師院教育的老師,用專業認證讓他們可以翻轉教室。 然而,地方法規、認證系統卻是最難突破的障礙。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High Tech High特色高中找到破口。創辦人羅森史塔克(Larry Rosenstark)創辦初期就發現,推動教育改革最大的難題是找對老師。他認為,高中老師必須是工程博士或藝術家這樣的業界專家,才能建立學生與社會的連結。
翻轉教育在全球紅紅火火,各地共同加入翻轉行列,參與改變!  DONORSCHOOSE.ORG 透過群眾募資實踐教育改革課,讓師生共寫專案,實踐夢想、INKLING邀請世界最大教材出版商,和老師共寫多媒體互動教材,打造HABITAT共作教材平台、NOVA LABS和美國國家航太總署、美國公共電視台合作,透過故事設計專題,讓青年科學家和NOVA研究員,共同開發問題調查新路徑…。 未來人才和學習樣貌正大幅度改變,台灣如何從標準中掙脫,跳脫窠臼、打破舊有迷思,學習革命到翻轉教育,培養新一代有能力接手這個世界。 1. ​ ​ ​ DONORSCHOOSE.ORG  Crowdfunding實踐一堂教育改革課 創辦人Charles Best利用群眾募資,讓師生共寫專案,幫助師生跳脫框架,實際行動,爭取教學和學習資源。至今已募集2億2千5百萬,幫助超過17萬5千名老師,贊助了超過40萬個計劃,Facebook及Google更點名贊助。 2. ​ ​ ​ INKLING  出版商+老師,共寫多媒體互動教材
提升「翻轉教室」效率其中一個重要的一步,就是讓家長也瞭解「翻轉教育」。 (Reading Rockets) 對從沒有接受過翻轉教育的家長們來說,「翻轉教室」是個全新的觀念,如果孩子回家告訴家長「我的老師不再在教室教書了,我們現在要看影影片自學。」這可能會造成一些衝擊和誤解。 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向家長傳達「翻轉教室」是什麼?並讓家長了解什麼是「翻轉教育」,讓家長在家裡也幫助孩子的學習一臂之力。 第一步:製作一個2~4分鐘影片,介紹你的班級將如何進行「翻轉學習」。 第二步:請學生分享這個影片給爸媽們。 當然,順利讓爸媽們都看到這個影片、並瞭解翻轉學習是個大挑戰,你可以:
談到翻轉教育,你不能不認識這兩個重要推手: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教師張輝誠、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。 張輝誠,自創「學思達教學法」,去年九月將課表公開在網路上,歡迎任何人來教室觀課。 在中小學教學現場掀起了「學思達風潮」,臉書上的學思達社團,短短幾個月已經吸引將近七千名成員。張輝誠憑著自己和網路的力量,短短一年內,敲開過去緊閉的中小學教室的門,讓開放教室、公開觀課成為中小學教師公認的專業成長方法,做到了教育部十幾年來希望推動卻做不到的事。 葉丙成,不是師範教育體系出身,沒有中小學教學經驗,卻是現在談到翻轉教育時,最能貼近中小學教師的大學教授。葉丙成為中小學教師的研習注入鮮活的能量,每一場演講,都讓中小學老師心有戚戚焉,覺得被激勵與鼓舞,想要一起為教育做更多的努力。 這場對談中,他們分享了這一年對國中小教育的觀察,提出老師的新定位。兩位老師也對家長提出了具體又實用的建議,讓父母們在家也能翻轉教育。
「沒有一個韓國媽媽可以忍受自己的小孩不是第一」氣溫微寒的四月天,韓國首爾市街道開滿了雪白的梨花櫻花,在京畿道一山的咖啡館裡,徐姓貴婦媽媽坦承。她的兩個男孩,一個月補習費超過台幣十萬元,國中後,每天補習念書到半夜一點才睡是家常便飯。這位媽媽道出了韓國人的共同意志:爭第一。 韓國「爭第一」的動機除了面子問題,更像一種「死也要往上爬」追求「保命符」的決心。 十七年前那場一夕間讓整個國家經濟瀕臨破產、家破人亡的亞洲金融風暴,讓現在身為中小學生家長的一代餘悸猶存。「旦夕巨變」的危機感,迫使原本就好強的韓國人意識到:唯有不斷向上,成為強者中的強者,才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。個人如此,國家亦然。  親子天下雜誌(57期)越洋採訪,帶大家前進韓國教育現場,觀察他們如何以整型的魄力,拼出創造力的世代。 影片中特別收錄韓國「梨泰院小學」與「遊戲科學高中」許多精采卻沒有曝光的照片!一同跟著親子天下研究編輯李岳霞的解說,一起走進韓國的教育現場吧!
「修讀文學」是為了找尋篇章的深層意義,賞析文學作品時,我們常想窺探文字的底層,領略書表層下的意念。但更多時候,我們多是對著書本想著,究竟可以發掘的有多深,究竟怎樣拈來好主意,寫出好作品? 兩個重要的思考步驟,幫助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: 第一步:訓練洞察力 沿著蛛絲馬跡,從多種問題把握其核心的能力,透過觀察,窺探人物角色的表現和行為,發掘出他們真正的情感和動機,見微知著,零碎的碎片加起來,湊成有意義的課題。 例如:《傲慢與偏見》,達西先生公然表達對伊莉莎白的不滿,起初,你可能以為達西先生只是個刻薄的人,不過,運用你的洞察力,你會發現到其他微小的事,達西先生對著伊莉莎白時,雙眼流露的愛意、伊莉莎白在身邊時,達西先生顯得侷促不安,加上達西先生社會地位遠高於伊莉莎白,觀察的出,這當中另有內文,就這個例子來說,洞察力會告訴你達西先生的表現與內心的愛慕之情自相矛盾,因為兩人的貧富懸殊,令他深信兩人的愛情不會開花結果。 思考著這些微小的線索,讓我們洞察到更寬廣的意義,從而在文章探討這本小說當中的表面與真實、財富與社會階層的影響力、以及傾慕與愛戀不可計算的本質,這就是深層意義。 第二步:瞭解複雜性
最新的PISA成績於2013年底公布,3大項目的前5名幾乎由亞洲國家包辦,這結果除了讓西方國家視為警訊外,也透漏了哪些重要訊息? 2013年底公布的「201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」(PISA)成績,在全球六十五個參與國家中,數學前五名全部是亞洲國家,分別是上海、新加坡、香港、台灣和南韓。成績一公布,再度引發西方國家的激烈討論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的PISA計畫負責人安卓.施萊瑟(Andreas Schleicher)對西方國家提出警告:「英國、美國和西歐國家普遍成績都落在中等和待加強,西方國家不能繼續認為,亞洲國家就是『會考試』。」 PISA每三年一次的國際評比,深深影響各國教改方向。過去十年,PISA儼然成為全球教改的溫度計。評量拔得頭籌的國家,立即成為教改典範。
剛開學的校園,多數學生還在懷念寒假,慵懶的托著下巴聽台上老師講得口沫橫飛,但鍾昌宏的學生卻摩拳擦掌,還不到上課時間就急著走進教室,他們興奮的清點道具、討論上台報告的內容。 鍾昌宏,一個將代表台灣在美國翻轉教育年會發表的老師,有六年的翻轉教育經驗。個子不高,戴著眼鏡,混在學生群中經常讓人誤認成國中生。他輕鬆的走進教室,插上電腦投影,只說了句「好,上課了」,學生就全部正襟危坐。 但這趟生物之旅的主角是學生。 上台發表和提問成為平時成績 在這堂討論「生殖」的課,有九組要上台介紹不同的生殖方式。有學生用撲克牌解釋細胞分裂,或帶來「發霉的橘子」解釋孢子繁殖。另一組則是讓瘦小的同學先躲在體型比較壯碩的同學後面,再從側邊探出頭,演出「出芽生殖」。
以前老師在教室裡,一次講課給幾十位學生聽;現在雲端上,一堂熱門的課,動輒數萬人一起註冊、一起學。過去想要跳級念書,得要經過層層考核與認可;現在只要想學,一流大學名教授的課,網路雲端上隨時隨地任你選。 自2012年起,由名校結盟的巨性開放式線上課程(MOOCs,台灣譯為磨課師)如 Coursera、edX等翻轉了課堂,啟動教學、學習形式的質變。線上課程的彈性學習時間與即時反饋的兩大特質,開啟了邊練邊學的做中學風潮。 更重要的是,「高品質的線上課程把講課時間轉換成看得見的學習過程。學習者能在過程中檢視自己是否已經學會,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與哈佛大學共同成立的線上學習網站edX的總裁阿加沃(Anant Agarwal)解釋。 「線上教育愈做愈好且有名校背書支持,中、小學和大學教育現場再不翻轉改變,幾十年後,實體大學還會有學生嗎?」阿加沃請大家想像。

頁面